“現在汽車產業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我認為,疫情對汽車消費的沖擊要遠遠大于對生產端的。”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接受了《證券時報》的獨家專訪,在他看來,疫情對汽車市場的沖擊不容太樂觀,如果政府不采取新的支持政策施以援手,預計2020年國內的汽車銷量同比下滑幅度將達10%。
不過,他也特別強調,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并非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產業,真正承受巨大壓力是第三產業。在這種背景下,汽車產業更應該主動發揮產業優勢和價值,拿出應有的擔當,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
國內汽車銷量
預計同比下滑10%
“如果政府不對汽車產業采取支持措施,我認為,今年國內汽車市場的銷量或將下降10%;如果政府及時馳援,還有可能持平。結合目前國內國際的形勢,疫情對汽車消費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很難預估,也不敢給出特別樂觀的預測。”董揚告訴記者,盡管中國汽車市場的空間巨大,但由于疫情的沖擊,部分消費群體的收入縮減,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全年的銷量走勢。
具體來看,董揚認為,疫情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生產端,二是消費端。“物流受阻、一線的工人無法全部到崗,對生產端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董揚認為,按照目前國內的情況,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汽車產業的生產端或將迎來全面恢復。不過,由于目前疫情已橫掃全球,將進一步導致全球汽車產業鏈告急,也許會阻礙國內汽車生產的恢復節奏。
“現在是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國內的汽車企業很難不采用國外的零部件,疫情牽一發而動全身。”董揚認為,雖然這種連鎖的波及已成定局,但目前各國都在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疫情,預計全球的物流不會遭遇重大影響,因而對于國內汽車產業的生產恢復,影響是有限的。同時,董揚還指出,國內的汽車產能是有所富余的,只要疫情得到妥善抑制,生產端的恢復并不存在太大困難。
與生產端相比,消費層面遇到的挑戰則是不容忽視的。“大家手頭不寬裕了,很難激起購車的欲望。”董揚認為,疫情給第三產業造成重創,導致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削減,而這將對汽車消費產生長期影響。
作為“穩經濟”關鍵抓手
不久前,《求是》雜志刊登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章強調:應對疫情,要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此消息釋放后,行業內引起一片熱議,紛紛呼吁政府部門加速出臺拉動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對此,董揚也提出了幾項具體的建議:
其一,盡快結清國家應該給予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補貼,以減緩企業在疫情期間的壓力。其二,明確對新能源汽車的中長期優惠政策。同時,燃油車方面,1.6升以下乘用車購車稅減半。其三,建議限購城市將今年的限購份額擴大一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的牌照上,給予更大的空間。其四,建議“國六”全面實施的整體時間不宜變動,但結合企業情況給予不同的支持。一方面,對購買國六車型淘汰老舊車的消費者給予補貼,這樣對已完成技術升級的企業而言,是比較公平的;另一方面,對未準備好的企業,可適當延長過渡期。
“之所以要呼吁這些支持,并不是因為汽車產業有多艱難。從全產業來看,汽車應該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小的行業。因此,我們不應該過多強調自己的困難,而應該更多考慮汽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應有的擔當。”董揚認為,汽車產業對于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疫情的沖擊下,產業界應該跳出“汽車業看汽車”,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為國民經濟的恢復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董揚同時特別強調,政府部門在善用汽車產業拉動經濟的同時,也應避免政策支持帶來的后遺癥,尤其是要避免施行臨時性的鼓勵措施。
標簽: 汽車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