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45度讓路法”突然間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刷屏,不少人把它定義為“2020年開車必備技能”。在一段動畫模擬視頻中,一條三車道的路上出現排隊擁堵的狀況,而后方則有一輛拉響警報的救護車需要緊急運送病人上前。為了讓救護車盡快通過擁堵路段,所有車輛都分別向自己左右前方45度角側身轉向,為急救車讓出了一條狹窄的“生命通道”。交警部門釋疑,“45度讓路法”讓行時軋到實線,不會扣分。
網民之所以如此關注“45度讓路法”,原因在于他們可以從中學到禮讓救護車等特殊車輛的技巧,將來自己開車上路面臨需要讓行特殊車輛的情形時,操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而“45度讓路法”被刷屏,說明關心這事的網民眾多,禮讓特殊車輛、確保生命通道暢通,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共識。
司機懂得如何禮讓,是確保救護車能夠暢行的技術基礎,很多時候,只要有一名司機不懂禮讓,救護車也會被其堵在身后無法前行。并且,禮讓的方式越統一越好,假如方式不統一,一部分車輛向左靠,另一部分車輛又向右靠,或者有的是45度讓路,有的則以車身保持垂直來讓路,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正因如此,一些西方國家不僅要求其他車輛及時禮讓救護車,而且對于如何禮讓,還有明確的規定或約定俗成的做法。
由此看來,類似的知識傳授不僅很有必要,而且應該定期進行,甚至不妨將其列入駕校的教學內容和駕駛證的考試內容,這有利于形成步調一致的讓行規則。網民自發地學習這類讓路法,說明統一教學具備了一定的群眾基礎,既然民眾如此渴求這方面的知識,傳授這類知識就成為一種社會責任。
但也要看到,懂得如何讓行是一回事,是否愿意讓行則是另一回事,光有讓人的技巧,卻沒有讓人的自覺性,也會對救護車形成人為阻擋。“懂讓”和“愿讓”,兩者缺一不可。類似的知識普及,有利于補齊這塊短板,若能通過知識傳授與嚴格執法,使“懂讓”和“愿讓”形成結合,保持生命通道通暢就會具備更加堅實的基礎。
標簽: 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