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補貼退坡,新能源車應勇于“戒奶”加速自我成長。 據外媒12月11日報道,特斯拉計劃明年1月起在中國上調Model 3進口車價格。
11月11日,首批本地產特斯拉轎車Model 3已在上海超級工廠下線,隨后特斯拉官方宣布,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制造)車型將于11月22日全面到店。
與之反差的是,今年以來國內車市整體銷量仍是跌跌不休,一直以來被各方面器重的新能源汽車板塊,更是出現了雪崩式下滑的跡象。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汽車整體銷量為245.7萬輛,下降3.6%,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有9.5萬輛,下降了43.7%,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雖然新能源汽車前11個月的總銷量仍有1.3%的微增,但預計12月數據出來之后,全年銷量將呈現負增長。
國內新能源汽車為啥賣不動了?很多人肯定會以為,這主要是因為國家補貼退坡政策造成的。其實,雖然國家下調補貼對新能源汽車銷量有一定的影響,但絕對不是唯一影響因素。
回顧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史,我們確實可以說,這是一個被國家的政策和補貼直接孵化出來的市場。由于中國一直在現代汽車工業領域扮演著一個追趕者的角色,為了實現彎道超車的目標,類似的產業補貼和政策導向其實無可厚非。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期間,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總額超過3000億元??梢哉f,沒有當年真金白銀的投入,就不可能有現在初具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魚龍混雜、坑人騙補的情況,但從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確實孵化出了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優秀企業。而從歐美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方向來看,它們同樣也準備靠補貼和政策引導的方式,來追趕和超越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累積的成果。
如今之所以出現補貼政策稍有退出,銷量就斷崖式下滑的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勝劣汰還遠未完成,仍有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按照此前靠補貼和政策吃飯的“歪門邪道”過日子,根本沒有考慮過潛下心來,完成自身內功的修煉。
新能源汽車相較傳統燃油汽車的幾大痛點其實是非常明顯的:價格昂貴、充電不方便、長途里程焦慮、冬天續航能力大幅下滑、電池壽命短&成本高、二手車殘值低等等。
此前新能源車能在銷量上快速崛起,一方面是靠補貼來拉低售價,另一方面就是在稅費、牌照和交通政策上的多方傾斜。
換言之,此前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很難說是源于消費者的主動選擇,而更多是半推半就的“第二方案”。市場上雖然出現了像特斯拉這樣的外資巨頭和比亞迪這樣的內資行家,但總體來看,值得消費者主動購買的優秀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還是太少了。
好在,國家戰略層面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程度沒有任何改變。接下來雖然不會再有簡單粗暴的直接補貼,但現在的政策環境和競爭條件,反而更有利于那些扎扎實實做研究,造好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勝出。
那么,為何特斯拉有逆市提價的底氣?
請大家注意,按照國家的戰略規劃,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將在2025年達到20%,2030年達到40%。這意味著數以千萬計的市場空間需要填補,像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引領者和大眾、豐田這傳統汽車巨頭,都已經盯上了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
國內的新能源自主廠商們,如果再不加把勁,就不得不把燃油汽車領域的已經上演過的望“洋”興嘆劇情再來一次了。
標簽: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