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26日,北京二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民法典》實施以來遺囑繼承案件相關情況。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北京二中院民六庭共審結繼承糾紛案件793件。其中,遺囑繼承糾紛案件128件,均為二審案件。
北京二中院介紹,當前自書遺囑和公證遺囑仍為社會大眾訂立遺囑時的首選遺囑類型。調研的案件中,能明確遺囑類型的案件為101件,涉及遺囑類型已涵蓋了《民法典》所有法定遺囑類型。其中,涉原《繼承法》規定已有遺囑類型的案件為88件(涉自書遺囑45件、涉代書遺囑18件、涉公證遺囑24件、涉口頭遺囑1件),占比合計約85%;涉《民法典》新增遺囑類型的案件為15件(涉打印遺囑10件、涉錄像遺囑5件),占比合計約15%;其中,16件案件涉及多份遺囑的效力認定,有2件案件所涉遺囑既有原《繼承法》規定的類型,又有《民法典》新增的類型。
北京二中院指出,遺囑效力問題爭議大,調研所涉遺囑繼承101件案件中,均將遺囑效力問題作為爭議焦點。審理中,確認有效的遺囑共計92份,有22份遺囑被認定無效,無效占比近20%。從各類無效遺囑的絕對數量上看,22份無效遺囑中,自書遺囑4份、代書遺囑4份、公證遺囑1份、口頭遺囑1份、打印遺囑6份、錄像遺囑6份。無效遺囑中近七成因不符合形式要件而被確認無效。
北京二中院介紹,遺囑有效需要同時滿足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的形式要件指法律規定的各類遺囑的形式要求,遺囑的實質要件包括遺囑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對涉及的財產有處分權、遺囑意思表示真實、遺囑內容具體明確等。在認定無效的22份遺囑中,15份因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無效,3份因無法證明遺囑的真實性無效,1份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無效,3份因遺囑內容存在瑕疵無效。
對于遺囑繼承糾紛案件產生的原因,北京二中院介紹,一方面,現實中,由于部分老年人文化程度有限、法律認識不足等因素,相當數量的遺囑不符合法定遺囑形式要件。另一方面,遺囑行為系單方法律行為,遺囑人死亡后亦無法自證,故遺囑真偽性審查成為案件審查的難點和關鍵點。對于自書和代書遺囑,近半數案件中,對方當事人會就遺囑的真實性提出否認性抗辯,但由于缺乏足夠且適格的比對樣本,常常無法對遺囑文字、簽名、捺印的真實性、同一性進行鑒定,從而導致難以查證遺囑真實性。
此外,遺囑內容失范遺、遺囑人行為能力存疑亦是造成遺囑繼承糾紛案件產生的原因。
北京二中院建議,應尊重民事行為主體意思自治,審慎表達固定關于遺產處置之意思表示。當事人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穩妥選擇遺囑類型,減低遺囑無效風險。為防止一方否認遺囑真實性而導致效力認定陷入困境,持有遺囑方應注意留存遺囑人相關筆跡材料,尤其是與遺囑時間相近的公文檔案材料,避免因比對樣本不足而無法進行遺囑真實性鑒定。同時,遺囑人可通過在訂立遺囑時找證人見證、對立遺囑過程錄音錄像等方式補強證據;遺囑內容亦應具體明確,可適當增加一些生平經歷、感情偏好等個性化陳述,提高辨識度,降低被認定無效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