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進展到了白熱化的東西部半決賽,社交網絡上的回合制battle又開始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前天我們在抖音直播,沖進來很多哈登球迷讓楊老師道歉。我完全理解這種樸素的情感,由于火箭的歷史因素,哈登在中國有很多球迷,其中有很多現在已經完全不看NBA了,但他們在哈登拿下45分的當天都揭棺而起。當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來自4個完全沒有NBA從業經歷的人一起爆吹哈登時,我想起了AC米蘭拿聯賽冠軍的那天。
“我們哈登球迷(只要你高興,可以自行替換成AC米蘭球迷、王心凌歌迷或者別的什么東西)不是死了,只是老了?!?/p>
我的老朋友家燦就是一個鐵血老登蜜。他那天沒加入到吹登罵楊的大軍里,這讓我對他的鐵血程度產生了質疑,但他告訴我,鐵血只能代表忠誠,他同時還是一個溫和的哈登球迷。我們平時在群里調侃哈登兩句,他也不惱,還笑呵呵的和大家插科打諢,就是他一邊告訴我“哈登已經不靠哨子了,登帝狀態都比去年好,76人替補席也升級了,今年一定有進步”,一邊安慰自己“目標東決,但二輪也接受”。
這位溫和登蜜只有一個逆鱗——別提2018年西決的G7。一提到這場球,他就沒辦法保持理智和溫和了,很容易快進沖向湖勇對噴群那種火力四射的狀態。
我的勇蜜朋友赫然也有那么一場比賽。那是2017年的總決賽G3,每每提到那場球,他都會自豪地說出一句令我們心情復雜的話:“怎么了?我們弄來杜蘭特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處理這種5打8情況的。”
任你多么樂觀、多么溫和,多么沒心沒肺,看起來多么刀槍不入,但只要你是籃球迷、體育迷,也許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會有這么一場你此生難以忘懷、一直心心念念的比賽。有可能那場比賽贏了,有可能那場比賽輸了,有可能你從那場比賽中獲得了快樂和動力,也可能那場比賽帶給你的是沮喪和負能量。
有可能那場比賽甚至從未真正開打,正如我最心心念念的一場球——它甚至不是一場真實的比賽。
那是湘北對山王的比賽。在合計31本的《灌籃高手》漫畫里,這場比賽占了7本的篇幅。這場比賽我后來在漫畫和飯剪視頻里可能看過不下50遍,看到《直到世界盡頭》已經刻進了我的DNA里,只要配上灌籃高手畫面,每次聽這首歌我都會條件反射式地鼻酸。
在電視上想要全須全尾地看完一部動畫對于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是很困難的,生活中的實情往往是碰到哪集看哪集。在我小學畢業的那個夏天(當我提到這個詞組時,我腦海里想的是12年以前,而不是22年以前。我們總是比我們想象中長大得慢了一點,又老得快了一點。)我回老家過暑假,在親戚家中通過租碟(一個非常有年代感的詞)看完了《灌籃高手》的動畫。當我看到湘北隊在動畫里搭上前往全國大賽的火車,那個故事在熒幕上就此定格。
我在網上看了很多小道消息,井上和JUMP的矛盾,井上和東映的矛盾,井上對動畫的不滿,我不知道以后會不會有全國大賽的動畫,我希望有,并且愿意等。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動畫,一場比賽,它代表了一種時代的印記,青春的符號。
所以當《灌籃高手》電影版剛出,我就去了電影院。
《灌籃高手》電影版在國內互聯網上的評論兩極分化。也許這就是當下的互聯網環境的一面鏡子:最響亮的聲音未必說得有啥道理,也不一定代表大眾的想法,他們只是單純的聲音大而已。在這里也有回合制battle,只是一開始唱衰和抱怨的人占了優勢,后來它靠高評分和高票房挽回了聲譽。凡是別急著下結論,能等的話,最好先等一等。
網友們的抱怨很好解釋,刪掉原作劇情是為了門檻降低和劇情緊湊,加入回憶是為了敘事完整。有些問題其實不值一辯,事實上網上大多數對于這部作品的差評都很低級,也許這正說明它吸引了超越它粉絲之外圈層的觀眾。這些觀眾所提出的唯獨有意義的問題是“為何要使用宮城良田這個角色作為電影主角”。
最簡單也最合適的答復是,井上雄彥作為導演,他相信這樣最好。就像禪師相信科比、科爾相信庫里、杜鋒相信胡明軒,你沒辦法說他們是對了還是錯了,你只能尊重、理解、祝福。
“畫連載的時候,我還是只有二十幾歲,所以更擅長以高中生的視角寫故事,或者說只會以這種視角寫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視野開闊了,我想描寫的東西也更多了。在《灌籃高手》之后,我又畫了《浪客行》和《REAL》,這對我也有影響,所以我覺得這(描寫側重有所改變)是很自然的?!?/p>
28歲的井上雄彥眼里,世界是可以只有籃球的。櫻木可以30日元買一雙AJ,可以一整個夏天投籃兩萬個,可以因為突發奇想就和阿牧和清田去愛知縣看諸星大,因為這個世界都可以依照籃球和少年意氣來推動的。
但現實并非如此。
《灌籃高手》大電影代表了井上雄彥在56歲時的心態。作為一個超脫于一般漫畫家的藝術家,他既不可能模仿別人,也不愿意重復自己。他不會接受做一部單純為了取悅觀眾和粉絲的電影。選擇宮城良田作為電影的主角,既是因為原作中宮城的戲份是湘北五虎最少,也是因為他自己心境的變化。
人在少年時,總是更喜歡櫻木和流川這樣以一己之力改變命運的天縱奇才,時移世易之后,才能更多體會到人與人在生活中處處存在的客觀差距。在漫畫里,宮城也是時時保持著滿不在乎的Cool Guy形象,而井上從來沒解釋過這是為什么,仿佛這是他的天性。但在電影里,他詳細描述了宮城這種性格的形成原因,并用彩子那句“拿出你平時不可一世的態度”為其鼓勁。最終當宮城良田和母親和解,和自己和解,和理想里的哥哥和解,整個《灌籃高手》的故事得到了補完,而這部電影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做觀眾,最大的忌諱就是把自己太當一回事。少年很容易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認為世界應該以自己的觀念和想法來運轉,認為“井上雄彥哪有我懂灌籃高手”。但時至今日,如果真是兒時就看灌籃高手、以灌籃高手來代指青春的話,你我應該早已不是少年。
成長就是努力去改變你所能改變的,并接受你不能改變那些。后半句比前半句要重要得多。因為人生在世,總是不能改變的事情居多。井上雄彥才是《灌籃高手》的作者,他才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如果你買票走進電影院,你應該對他講故事的水平和藝術審美保持基本的尊重。
在電影院里看到了我最想看到的一場比賽,畫面精美,動作流暢,籃球細節充分,故事敘述完整,還補完了湘北五虎中著墨最少的角色。我很滿意,在看完電影的當天,我就發了一條微博,給這部電影打了85分。我對這場比賽的每個細節都無比熟悉,但當山王緊逼時,我仍會屏息,當三井爆發時,我仍會贊嘆,當櫻木說出那句“我最輝煌的時候就是現在”時,我仍會熱淚盈眶。
當櫻木完成絕殺,所有人抱在一起,宮城抬頭向上看的瞬間,我長出了一口氣,在整個觀影過程里因為山王的強大而壓抑的情緒也找到了出口。當我走出電影院時,我感到了滿足。在幾天之后,我又去二刷了國語版本,滿足感甚至比第一次看更突出。
《灌籃高手》大電影不是一部情懷電影,不是一部拍給粉絲的《灌籃高手》漫畫劇場版,而是一部真正的電影。但它依然能讓懷揣著情懷的粉絲感到滿足。作為一個會把《直到世界盡頭》的每個假名都打成羅馬音搬去KTV唱的情懷粉,我對大電影的期待其實并沒有那么高。簡單地說,只要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年少時喜歡的少年們動起來,我已經很滿足了,結果它超出了我的預期,我就愿意為它叫好,而如果還有什么奢望的話——
既然這次的大電影叫《The First Slam Dunk》,那我希望有生之年至少能看到《The Second Slam Dunk》。我會懷揣著這樣的心情一直等待,并且心懷希望。
就像22年前一樣。
22年前的夢想還在嗎
勝敗輸贏早已依稀
但我的記憶里,還有球鞋、卡帶和那場比賽
標簽: